“先上本科后上大專,以為是玩梗,沒想到竟然是真的!”近期,一則有關“本轉專”的招生消息引發(fā)網友熱議。
實際上,類似的“本轉專”現象并非孤例。近年來,全國多地均有高職院校成批次招錄本科生的案例,其中甚至不乏名校畢業(yè)生。面對所謂“逆向流動”,有人高呼“學歷泡沫”已經破了,有人認為“高職偏見”正在打破,有人覺得“本科教育”逐漸祛魅。無論如何,當“本轉專”從個例變?yōu)楝F象,其背后究竟意味著什么,的確值得深思。
“本轉專”的爭議點首先聚焦在“考不上本科才讀大專”“白領優(yōu)于藍領”等刻板印象下,??平逃欢缺灰曌鞲叩冉逃龑W歷鏈條的末端。
但細看,鄭州鐵路職業(yè)技術學院拿出的“本轉專”專業(yè)——動車組檢修技術、高速鐵路綜合維修技術和鐵道交通運營管理——不但前沿,而且緊缺。而青島市技師學院對接的企業(yè),同樣要求學生具備工業(yè)機器人編程調試、數字孿生系統(tǒng)操作等技能。這些均是市場有需求、入行有門檻的專業(yè),對學生的知識儲備和綜合素養(yǎng)要求較高,傳統(tǒng)專科生源可能短時間內難以滿足這些“前沿專業(yè)”的培養(yǎng)需求。
因此,不少專科院校出現“本轉專”現象,其實是學校與學生之間的“雙向奔赴”??此?ldquo;逆向流動”,實則是人才市場的“務實選擇”;看似是“學歷降級”,實則是“能力升級”。
當前,有的本科生找不到理想的工作,而一些企業(yè)工廠也時常招不到合適的人才。在人才需求結構已發(fā)生重大變化的當下,一張過硬的職業(yè)技能證書,更顯“含金量”。各地聚焦高精尖產業(yè)與急需行業(yè)、就業(yè)重點群體等開展技能培訓,促進勞動者技能就業(yè)、技能增收、技能樂業(yè),正是過硬職業(yè)技能重要性越發(fā)凸顯的鮮活寫照。
“本轉專”現象也折射出青年學子的觀念之變。一紙學歷遠非終點,本科生放下身段選擇“回爐”重塑,也是在主動適應市場需求,重新校準職業(yè)坐標,從強調“我有什么學歷”,轉向擁抱終身學習時代“我能創(chuàng)造什么價值”的新職業(yè)觀。
時至今日,無論是普通高等教育,還是高等職業(yè)教育,都應打破“學歷至上”的僵化思維。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服務人的全面發(fā)展和社會進步。唯有關于“本科”與“高職”的討論回歸理性,關于學歷與能力的“綁定”逐漸弱化,關于“藍領”和“白領”的成見得以糾正,“本轉專”現象帶來的一波又一波“熱議”才能自然消解,取而代之的會是更加務實、靈活、多元的人才教育培養(yǎng)機制。

京公網安備 1101010200398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