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大學人權研究院教授劉志強。(視頻截圖)
10日,中國人權研究會和奧地利奧中友好協(xié)會共同舉辦“2022·中歐人權研討會”,會議在中國武漢和奧地利維也納分設主會場。本次會議主題聚焦科技與人權,來自聯(lián)合國人權高專辦的代表和來自中國、奧地利、英國、德國、匈牙利、意大利、希臘、西班牙等國的100余位人權領域專家學者、高級官員和實務部門代表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研討交流。
廣州大學人權研究院教授劉志強在會上作題為《“數(shù)字人權”不構成第四代人權》的發(fā)言。
劉志強表示,從代際劃分原理來看,“數(shù)字人權”屬于人權數(shù)量上的增容,在既有人權體系框架可以得到合理解釋,并未構成人權的代際革新。從道德屬性來看,“數(shù)字人權”不具備人權的道德基礎,缺失“人性”這一作為價值內核和道德依據(jù),無法成為一項基本人權。從基本權利來看,“數(shù)字人權”既缺乏憲法的規(guī)范基礎,也因不符合“人的尊嚴”標準和“最低限基礎性”標準而無法被證立為憲法未列舉的基本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