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歐人權研討會”20日在意大利首都羅馬舉行。本次會議聚焦“現(xiàn)代化與人權文明多樣性”,來自中國、意大利、希臘、英國、美國、德國、荷蘭、西班牙、瑞士、奧地利、保加利亞、捷克、挪威、波蘭、葡萄牙、塞爾維亞等國的人權領域專家學者、政府官員、議會議員、政黨與社會組織代表等130余人以線上與線下結合的方式研討交流。
瑞士共產(chǎn)黨總書記馬西米利亞諾·阿伊在會上作題為《在多極化過渡背景下的馬克思主義人權理解》的主旨發(fā)言。以下內(nèi)容通過速記稿整理:
我們現(xiàn)在正在面對許多特殊變革,世界格局正從單極化轉向多極化,不僅僅從地緣政治角度來看是這樣,同時從其他方面來看也是這樣。
對哲學的問題,特別是從人權的哲學來看,這里面有很多新的中國現(xiàn)代化與人權的發(fā)展,以及融入全新的全球體系當中的問題,我們能夠看到中國的現(xiàn)代化如果沒有新的“一帶一路”的話,很顯然是不完善的,另一方面如果沒有習近平主席新時代的思想,我想我們也就不能夠看到中國這些新的發(fā)展。
人權并不是可以一勞永逸的、一經(jīng)獲得就不會失去的,相反它是在不斷發(fā)展和變化的,所以我們必須面對新的形勢,尤其是從自由主義視角上來看個人主義人權的概念,我們需要清楚在什么情況下個人主義要讓位于集體主義的概念,這方面我們要強調(diào)國內(nèi)的社會權利,也就是集體的和階級的權利,而另一方面應該要強調(diào)全面的人民解放的權利,尤其是脫離殖民地的權利,所以我們在這里能夠看到歷史上一些關于非洲、亞洲以及拉丁美洲的國家和人民在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過程中的這些努力,通過這樣的努力讓他們正式擺脫西方的單極主義所主導的一些關系,在這樣的基礎上能夠獲得更多的獨立,而擺脫西方或者美國的文化集權。
我想強調(diào)的一點是,人權的問題不應該僅僅以個體的角度來解釋,不應該被帝國主義、美西方的宣傳工具化,不應該給他們提供借口,借此來貶低和不遵循自由主義模式的政府。我們有這樣一個任務,要堅持對人權進行另外一種解讀,首先人權是居住權、教育權、健康權等等的一個整體,換句話說,沒有這些集體和社會的人權,個人的自由和民主的參與,這種公民權利是無法實現(xiàn)的。
實際上我從中國剛剛回來幾個月,我必須告訴大家我對中國的感受。公共的干預對于經(jīng)濟發(fā)展所產(chǎn)生的作用,同時對農(nóng)村青年人的教育,這實際上很好地體現(xiàn)出一種廣泛的人權、幫助人民脫離貧困的人權。我們能夠看到有很多尤其是關于中國走出貧困的事例,這樣好的經(jīng)驗和做法是值得借鑒的。